特朗普对钢铁加征25%关税后,印度也调转枪口,对中国出手了。近日,据“动静新闻”报道,印度拟对中国钢铁加征15%至25%的临时关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底,中国刚帮助印度建造全球最大的炼钢高炉,然而没想到,莫迪不但不念我们的好,竟翻脸不认人了。
另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钢铁部长库马拉斯瓦米称,对中国钢铁加征临时性关税,是致力于“保护”印度钢铁行业的举措,预计将在六个月内做出“最终决定”。事实上,印度于去年12月就展开所谓的调查,讨论是否对中国钢铁加征一定的关税,一旦通过,将持续两年之久。
印度拟对中国钢铁加征一定的关税的举动,实际上反映出了印度钢铁缺乏竞争力。而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输美钢铁加征关税的举措,将进一步加剧印度钢铁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有消息称,印度国内所生产的钢铁,不仅达不到品质衡量准则,而且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高,因此也就竞争不过中国钢铁。
据印媒报道,印度钢铁部长表示,为了“避免”与中国直接竞争,印度正在寻求向这三个地区销售钢铁:第一个是非洲;第二个是中东地区;第三个是东南亚国家,印度的一些钢铁生产商也正在进行某种转型,计划生产“价值更高”的专业钢材。
此外,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印度还在寻求多元化炼钢原材料来源,比如进口炼焦煤,印度将眼光投向了俄罗斯、蒙古国等国家。这里插一句,前不久,印度和蒙古国达成了一项煤炭合作协议,印度为了在经济领域“摆脱”中国的“控制”,竟然要求蒙古国输送印度的煤炭不得过境中国,而要绕道俄罗斯。
但新德里的小心思能得逞吗?很难,而且不是一般的难。除了成品钢铁,印度还大量进口中国的电子科技类产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至2024财年,印度从中国大陆进口了180亿美元的电子科技类产品,当时一名印度官员表示,由于中国在过去三四十年建立了制造业基地,印度根本没办法与之脱钩。
钢铁行业亦是如此。如果莫迪坚持对中国钢铁加征一定的关税,只会产生反作用,阻碍印度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新德里试图学习特朗普,高举“保护主义”的大旗。
坦率地说,莫迪想推动“印度制造”,这没什么不对,但更应该把心思放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而不是玩“阴招”、“损招”,新德里若长期抱有这种思维,那么“印度制造”就是一句华而不实的空话。总之,印度是个“不可靠”的经贸伙伴,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时候,必须要留100个心眼。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怨谁?怨我们有的企业不按国家决策来。对此,必须从严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