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价格优惠,型号齐全,可按样品定做,爱游戏app下载电脑版_爱游戏app下载官方网站欢迎咨询选购。
始于2004年,专注温度压力流量领域特殊现场环境选型定制
全国咨询热线:010-52882318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以能源转型与工业流程再造实现协同降碳减污

时间: 2025-04-08 15:13:01 |   作者: 产品中心

  协同发展的策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人民正享受到慢慢的变多的蓝天。截至2023年底,三地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为六成左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认为,京津冀大气治理已确定进入“深水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通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与工业流程再造,协同促进降碳减污,从根本上实现空气质量提升。

  工业源和移动源的排放,仍然是京津冀地区空气中PM2.5的大多数来自。“工业上实现超低排放,最终要靠全面的技术创新与工艺革新来实现。”贺泓以钢铁行业为例,建议推动炼钢工艺从长流程向短流程演进:“以往是从矿石原料开始,历经多个流程,最终成为钢材。采用短流程工艺后,则是以废钢为原料,可以大幅度降低前端的排放。同时,冶炼中能够正常的使用清洁能源逐步替代煤和焦炭。”

  交通运输在北京与天津PM2.5的本地排放中占了很大比例。在贺泓看来,虽然当前已经全方面实施了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未来可能也会促进施行更加严格的国七标准。“但近零排放不等于零排放,以我们的祖国如此大的体量,就算是较低的排放强度,总量也将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在用车的更新换代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贺泓说。

  贺泓建议,强化京津冀三地协同,通过技术创新助推能源转型,持续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的排放量。贺泓说:“在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车辆和私家车电动化的同时,逐步提升柴油机热效率,结合机内和机外技术同时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中长期目标是开发碳中和燃料绿色合成和利用技术,如生物质制备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技术、使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技术等,实现动力内燃机传统化石燃料部分乃至完全替代;中远期目标则是最终实现新动力源对内燃机的演替,如氢燃料电池技术等,应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政策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贺泓注意到,过去几年,京津冀三地以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等为突破口,推动联防联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他认为,应把生态协同放在整个协同大局中整体考量,加强完善协同体制机制,发挥北京作为“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三地协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产业体系向绿色、高质量转型,以此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提升,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为生态环境的一直在优化提供持久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