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于2月5日发布研究报告说明,碳纳米管作为提升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及循环寿命的核心导电材料,正受到快充、固态电池和硅负极等新技术迅速提升的渗透率的推动。预期碳纳米管的需求量和产品更新将迎来迅速增加,尤其是单壁碳纳米管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愈加明朗,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兴动力。
根据报告测算,预计到2030年,碳纳米管行业市场空间将达到419亿元,而单壁碳纳米管将贡献41%,成为行业内部增长的主引擎。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持续升级,行业内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显著的供给缺口,特别是在多壁和单壁碳纳米管的生产能力方面。国内新产能亟待释放以满足持续增加的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自2017年以来,碳纳米管行业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这一趋势在2023年愈加明显。其中,天奈科技的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的31%增长至2023年的47%,而道氏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也提升至19%。随着电池客户的验证壁垒慢慢的升高,新厂商进入市场的难度明显地增加,导致行业格局进一步加固。
针对未来发展,特别提到单壁碳纳米管在导电性能提升和减轻产品重量方面的显著优势,将引领新的产品周期。预期到2030年,碳纳米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其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市场空间也将达到24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3%。然而,单壁碳纳米管的年均增长率则将达到更高的43%。
从经济效益看,单壁碳纳米管对电池成本的影响比较小,预计提升幅度在1%-2%之间,但仍能极大提升产品性能。目前,俄罗斯的OCSiAl公司已实现单壁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而国内的无锡东恒与天奈科技也在积极布局,承担起国内市场的部分供给责任。
随着全球锂电行业的需求一直上升,单壁碳纳米管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增长。预计到2026年,单壁碳纳米管将面临75吨的供给缺口,而到2027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296吨,显示出国内厂商应积极做出响应扩产以抓住这一市场机遇。中信证券的研究表明,碳纳米管行业,特别是单壁碳纳米管,正在迎来一轮新的成长周期,值得市场参与者重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